革命联网的民互主化正在发生时代
还记得去年那场席卷全球的元宇宙热潮吗?当扎克伯格大手一挥把Facebook改名Meta时,我和很多科技观察者一样既兴奋又困惑。但很快我就意识到,元宇宙只是表象,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背后那个支撑元宇宙梦想的技术基石——Web3。 让我们做个有趣的比喻:Web1.0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报纸,我们只能被动地阅读编辑想让我们看的内容;Web2.0进化成了可以留言互动的公众号,虽然能评论点赞,但账号和内容始终握在平台手里;而现在Web3来了,它更像是属于每个人的个人博客,你就是自己的主人。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编辑维基百科词条时的兴奋感——那种普通人也能参与知识共建的民主体验。Web3把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:你的数据你做主,你的创作你受益。想想看,在抖音发个爆款视频,平台抽走大部分收益的时代快要过去了。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经济的观察者,我认为Web3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: 1. 数据确权:记得去年某外卖平台大数据杀熟事件吗?在Web3世界里,你的浏览记录、消费习惯等数据就像存在银行的保险箱,没有你的密钥谁都拿不走。 2. 身份自主:现在上网要记住多少账号密码?我在密码管理器里存了87个!Web3的DID技术让你用一个数字身份通行全网,就像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一样方便又安全。 3. 收益回归:有个做音乐的朋友告诉我,在某音乐平台100万播放量只能拿到2000块。而在Web3的音乐NFT平台,创作者可以直接获得90%以上的收益。 有人觉得Web3就是炒币,这完全是误解。看看网易区块链为"i茅台"打造的DID系统: 我亲眼见证了一个茅台爱好者通过数字身份完成预约、支付、提货的全过程。最神奇的是,整个过程既保证了交易安全,又保护了用户隐私——这正是Web3的精髓所在。 目前国内更倾向于将NFT称为"数字藏品",这个称呼很巧妙。上个月我在杭州参观了一个数字艺术展,看到观众们用数字钱包收藏艺术品的场景,那种对数字产权的尊重让我印象深刻。 Web3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乌托邦。就我观察,目前至少面临三个挑战: 首先是技术门槛,普通人要掌握钱包、私钥这些概念确实需要学习;其次是监管平衡,如何在创新和保护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;最后是用户习惯的培养,毕竟我们已经习惯了"免费"的互联网服务。 但我相信,就像当年我们从功能机换到智能手机一样,一旦体会到数据自主权带来的好处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准备好迎接这场数字权利的"文艺复兴"了吗?互联网进化史:从"看报纸"到"当家作主"
Web3的核心:找回我们丢失的数字权利
中国特色的Web3实践
未来已来:我们需要怎样的准备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21Shares掌门人谈比特币ETF:这次真的不一样了
- 与张丁文对话:一位投资人的商业哲学与人生思考
- 当比特币遇见火人节:一场关于信仰与泥沼的奇妙对话
- 2023年加密货币投资指南:哪些代币值得你押注?
- 香港稳定币监管风暴来袭:企业生存指南
- 比特币多单400点止盈!这波行情简直太爽了
- V神的新社交梦:当Twitter遇上区块链会发生什么?
- 太爽了!比特币暴涨行情完美把握,400点利润轻松到手
- 莱特币遭遇寒冬:价格跌回2022年水平 市场信心跌至冰点
- 美联储加息与否,比特币7万美元目标雷打不动
- 以太坊行情解析:1585关键点位能否突破?
- 比特币减半周期:一场加密世界的财富密码
- 当科技巨头开始神仙打架:谷歌Gemini能否撼动GPT-4的江湖地位?
- Web3世界惊魂记:从黑客事件看跨链技术安全进化
- DeFi监管风暴来袭:谁能在这场猫捉老鼠游戏中独善其身?
- 一个Web3创业者的肺腑之言:别指望创业能让你一夜暴富
- 《捉妖记》新篇来袭:揭秘玉石成精的奇幻世界
- 谷歌云牵手LayerZero:这可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合作
- 加密市场风云录:2023年9月14日晨间观察
- 比特币本周开局不利,市场情绪持续低迷
- 搜索
-